close

從心理社會發展及精神健康的角度看青少年的教育

精神科 柯巧俐 主治醫師(95年3月)


精神科學界發現,憂鬱症、適應性疾患、邊緣性人格特質、物質濫用、網路成癮等精神健康問題在青少年中逐年增加。七、八年級生對自我認同的混淆、情緒的不穩定性和對未來的茫然,被大人們戲稱為”草莓族”。

艾瑞克森(E. Erikson)是當代最著名的心理學家之一,與佛洛伊德和皮亞傑齊名。他提出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描述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重要階段,並特別關切文化和社會影響自我發展的方式。

艾瑞克森最重要的理論是”生命週期的八個階段”;其中第五階段(13到21歲)的主要人生任務就是要達成「認同(identity)」。青少年心中充滿關於”認同”的問題,關心”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覺得自己是誰”是否符合一致,注意如何運用兒童早期所培養的技能來讓現在自己的角色扮演顯得”稱職”。在兒童早期階段,孩童與父母在信任架構下發展的信賴感和信心建立了”自我認同(ego identity,覺得自己是什麼)”。這種自我認同和文化中期待的人格,共同整合為更趨完整的「認同」。一個人透過內在的一致性和持續性,以及他在別人心目中的一致性和持續性得到堅強的認同意識。

認同和角色混亂(role confusion)的衝突造成了自青少年階段我發展的危機。雖說危機,卻同時也是增加抗壓性和強化潛能的轉機。青少年在這階段若無法克服”衝突”,則將無法建立完整且獨立的認同,預期也將遭遇認同混淆(identity diffusion)或角色混亂的困境,伴隨強烈的失落感、絕望、矛盾,甚至會對所認同之價值觀和人生方向感到茫然,導至懷疑自己的人生是否尚存意義等精神健康問題。青少年也會以加入邦派團體等組織或認同偶像、民族英雄來應對自己失落的認同。

在這多元的時代,為人父母者和國家社會都得盡力幫助青少年來建立「認同」。父母親需要同理孩子藉由挑戰父母的價值觀、信念和標準的過程來建立自己的觀點,解決自我認同與角色混亂的衝突,更需要前後一致地傳達自己的價值觀和標準。父母親並需同時鼓勵孩子發展同儕關係。

如同艾瑞克森所重視的,文化、社會和歷史因素也影響認同的發展。疏離台灣本國的生活現場與生命觀的歷史、地理、文學教育惡化青少年自我認同的混亂、國家認同的混淆。國家社會需要給予我們的莘莘學子持續一致的國家認同、以及本土的文化及歷史教育。以依台灣為核心、再融入世界知識體系的教育基本觀念,來幫助我們的孩子在大環境下發展完整且堅定的認同意識與精神健康。





ˇˇˇˇˇˇˇˇˇˇ
 或許你會覺得我看起來,
好像很努力的在支撐我的課業和跳舞的比重,
但你要想想,我是超級辛苦才這樣的...
我只能努力,
你們可以禁止我們去做甚麼做甚麼
跟我以前一樣,
雖然有段時間我還是晚歸在玩手語
第一次化妝第一次穿很露等等

但是妹妹你們可能就要想想,
讀書真的有意義嘛?
如果他不喜歡的話
而且他說的是他也是有在讀書的
我說過環境和老師的問題,
老師教不好,大家都不及格,不需要強求他是及格的三個之一
另一科我當然有念他,我當然不會說好棒怎麼被當的

可是當同儕都毫不在乎的說當掉就算了,
他會一個人很努力的讀書嘛?

誰會那麼無聊

青春期,就是找尋自己方向
可能我沒找得很好
才會不知道該怎麼辦
渾渾噩噩的就進了三類
完全是不知道選甚麼,所以興趣走向

可能我以後不能賺很多錢,
至少興趣走向不會讓我太差

那妹妹呢,可能就你們要決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憤怒草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